信达CLDN18.2-ADC治疗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数据登上Nature Medicine,北京大学沈琳团队领衔
来源:生物世界 2025-07-18 16:10
在这项最新研究中,研究团队报告了 IBI343 ADC 的 1 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的结果。
在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,常可观察到 CLDN18.2 的异常表达,这使其成为治疗这类侵袭性癌症的一个很有前景的靶点。尽管已有靶向 CLDN18.2 的单克隆抗体获批用于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治疗,但抗体-药物偶联物(ADC)也已崭露头角成为一种治疗手段。
IBI343 是由信达生物一款 ADC 药物,其由全人源化的抗 CLDN18.2 单克隆抗体、DNA 拓扑异构酶 I(TOP-1)抑制剂及可裂解连接子组成,药物抗体比为 4。
2025 年 7 月 16 日,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等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:CLDN18.2–targeting antibody–drug conjugate IBI343 in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: a phase 1 trial 的临床研究论文。
该论文报道了靶向 CLDN18.2 的 ADC 药物 IBI343 治疗晚期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 1 期临床试验结果,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,可控的安全性,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,在 CLDN18.2 中高表达的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。
在这项最新研究中,研究团队报告了 IBI343 ADC 的 1 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的结果。共有 127 名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入组并接受给药(剂量递增阶段 19 名,剂量扩展阶段 108 名)。
在剂量为 10 mg/kg 时,6 名参与者中有 2 名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,包括 1 名出现 4 级骨髓抑制,1 名出现 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 3 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。观察到的胃肠道不良事件(≥3 级)较少,且未报告间质性肺病。
IBI343 推荐的 2 期剂量确定为每 3 周 给药 6 mg/kg,在 CLDN18.2 高表达(2+/3+≥75%)的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,确认客观缓解率为 29%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5.5 个月。IBI343 耐受性良好,安全性可控,对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显示出良好的疗效。
鉴于靶向 CLDN18.2 以及人 EGFR2 和 PD-L1 的多种疗法正在开发,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最佳治疗顺序和生物标志物指导的联合疗法。
正在进行的 3 期多中心、随机、对照研究以及未来 IBI343 与其他疗法(尤其是免疫疗法)联合应用的研究,可能会提供更多证据支持 IBI343 成为胃癌/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及其他表达 CLDN18.2 的实体瘤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。
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,悉尼圣文森特医院 Jia Liu、福建省肿瘤医院杨建伟、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孙玉萍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龚继芳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。
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“来源:生物谷”或“来源:bioon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。非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,须注明“来源:生物谷”。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,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
